精神病疾患(Psychotic Disorder)或称精神病,指的是个人思考、情绪、知觉、认知、行为等精神状态表现异常,导致适应生活的能力发生障碍,患者也可能脱离现实,分不清楚现实和幻觉。精神病疾患是长久以来最受污名化和歧视的心理疾病,加上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,媒体的报导以“恐患有精神疾病”、“精神异常”这样严重且偏颇的用词,加深了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恐惧,除了对精神病患的歧视,也造成许多人因为不愿背上“精神病”的罪名而拒绝就医。但是,对于精神病的恐惧,其实有一部分是来自对疾病的不了解。本文为你介绍精神病疾患的定义、成因、症状与治疗方式,以及认识何谓思觉失调症。
精神病疾患定义
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(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,以下简称 APA)出版的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》第五版(以下简称 DSM-5),其中明确定义了精神障碍的五项核心特质,分别是:
- 妄想:指的是错误且固著的想法,例如深信路上的陌生人都在谈论关于他事情,或一直觉得神明附在身上等等。
- 幻觉:最常见的是听幻觉,例如明明旁边没有人,却听到有人在跟他讲话,因此会无缘无故傻笑,或对著空气讲话,自言自语。
- 解构的语言:指的是患者讲话非常语无伦次,旁人完全听不懂。
- 混乱或紧张的行为:旁人完全看不懂的行为,或对外界刺激完全没有反应等。
- 负性症状:情感冷漠、缺乏情绪表达、多独处、没有动机安排自己的生活等等。
思觉失调症
精神障碍中最广为人知的,就是思觉失调症(Schizophrenia),旧称精神分裂症。思觉失调是一种脑部疾病,患者脑内不同区域的脑神经功能失调,产生出思想和感知错乱,并衍生出语言和行为的异常及情绪的显著转变。
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资料显示出思觉失调症的成因为何,不过医学界相信,基因、脑内物质(多巴胺和谷氨酸能)和环境等,都有可能造成思觉失调症。
思觉失调症的症状分成正性和负性,正性症状包含妄想、幻觉、解构语言、行为紊乱等;负性则包含对周遭事物不关心、与人相处不自在、无法专心、没有任何感觉、想法或动力等。
思觉失调症需要接受长期治疗,包含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,有时甚至需要住院,其中以药物治疗作为基础,多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(Second-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,简称 SGAs)为主。(想过找医生谈谈吗?认识谈话治疗:倾听与表达:谈话治疗的 5 种心理疗法)
情感性思觉失调症
情感性思觉失调症(Schizoaffective disorder),包含了一部分思觉失调症的症状,例如妄想和幻觉,但同时又有情感疾患(Mood Disorder)的症状,如重郁或狂躁。也因此,情感性思觉失调症又分成两种型态:
- 双极型(Bipolar type):狂躁症(Mania)会偶尔发作,但大部分是重郁时期。
- 重郁型(Depressive type):只包含偶尔发作的重郁时期。
不过,在 DSM-5 中有提到,躁狂发作或重郁发作,必须曾经与思觉失调症的特征症状同时出现,妄想或幻觉等症状必须曾经单独自出现至少两周,并且全部罹病时期,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有明显的情感发作,符合以上条件才会判定是情感性精神分裂疾患,否则还是归类在思觉失调症底下。此外,情感性思觉失调症还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:
- 说话颠三倒四,失去沟通、说话的能力。
- 不寻常或奇怪的行为举止。
- 有些忧郁症(Depression)的症状,例如感到空虚、伤心,或觉得自己没用。
- 狂躁发作的期间,会因为体力、精神太好而好几天不睡觉,行为也失常或逾矩。
- 工作、学业和社交功能失常。
- 自我的生活管理有困难,包含个人整洁或是仪容打扮。
患有情感性思觉失调症的病人多半需搭配药物、心理治疗和技能训练,三管齐下才能更有效治疗,不过因为症状不同、严重程度也不一,治疗方式当然也不同,如果药物和心理治疗没有显著效果,有的医师可能会采用电痉挛疗法 (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,简称 ECT)等物理治疗的方式治疗。
类思觉失调症
类思觉失调症(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)是一种短期的思觉失调症,发作期约长达一到六个月左右。根据 APA 的资料,类思觉失调症多半在 18~24 岁时发作,男女发作的机率各为一半,不过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展成思觉失调症,也有一些患者发展出忧郁症,所以罹患类思觉失调症自杀的风险也高。
类思觉失调症会扭曲患者的思考、行为、情感表达和现实感知,也可能会出现妄想、幻觉、解构语言、混乱或紧张的行为和负性症状等类似思觉失调症的症状。目前较适合治疗类思觉失调症的方法多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,药物治疗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(Second-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,简称 SGAs)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