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们有时是成熟大人、有时变幼稚儿童?心理学家:“这3种小我”决定了你的人际关系

“我明明很成熟,但为什么在他面前就变得特别幼稚?”许多人心中都有这个疑问。

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是成熟大人,能够理性而纯熟地待人处事;最好的状况是,对方也和自己一样成熟,不必卷入无谓的情绪波涛里。

然而,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多种角色,面对不同对象,自然会戴上不同的人格面具,互动出不同的人际关系。有时像“成熟大人”,有时却又在特定情境中突然变成“幼稚大人”。

要提高当中的自我觉察,避免造成负面效应,知名加拿大心理学家艾瑞克.伯恩(Eric Berne)发展出一套“PAC模型理论”,可从检验日常对话下手,判断出自我与他人的相处成熟度,据以调整。

伯恩认为,每个人会因为成长过程的不同,发展出3种小我,包括父母(Parent)、成人(Adult)、儿童(Child)。3种小我的比重不同,也会因时空环境,自然地让其中1~2种面貌组合出场,与人互动,并逐渐形成惯性人际关系。

“父母”状态:最明显的特质是优越感和权威感,喜欢用命令、训斥、管教方式与人互动。如果一个人的父母状态比重较高,说话起始句常是“你应该”、“你不能”,或是马上评判“连这个都不会”、“讲那么多次都讲不听”、“你到底懂不懂”。

“成人”状态:重视理性和客观,能平心静气地分析思考,有逻辑地沟通,并尊重他人,带有同理心。说话的起始句通常是“我的想法是”、“能否麻烦你”、“我建议”。

“儿童”状态:较任性,容易感情用事,喜怒无常又喜形于色,习于服从权威又不负责任。说话起始句通常是“我猜”、“我想”、“我不管”;与人讨论到不懂或不熟悉的议题时,会以“我不知道,那时候我还没出生”、“太复杂,不要为难我”等语法来推托,藉著装可爱来撇清责任。

当这3种状态投射到人际关系上,会交叉出10种模式。最常出现在办公室的模式有:“成人─成人”、“成人─父母”、“父母─儿童”、“儿童─儿童”,前2种是成熟大人,后2种则显得不成熟。

从以下对话当中,你可以看到自己属于什么角色。人际关系可以改变,让自己在职场上当个成熟大人吧!

“成熟大人”相处模式
成人──成人

双方互相尊重,理解职场原先就有许多客观变数;面对困境时,彼此可以理智沟通,共同合作解决问题。

示例1

我:“能否麻烦你在专案截止日期前,把报告传给我?”

他:“没问题,我会准时完成。”

示例2

他:“因为客户延迟回复,专案报告可否隔日再给你?我会尽力完成。”

我:“好的,有需要协助的地方请告诉我。”

成人──父母

面对权威型上司,最容易出现这样的模式。不过,作为部属不见得要随对方起舞,只要能引导上司往正面方向思考,就能避免失衡关系发生。

示例1

他:“你应该在周三前把报告交给我。”

我:“感谢提醒,我正进行中。”

示例2

他:“你必须在下周前和客户完成签约。”

我:“我建议,我们再和客户见面沟通一次。”

“幼稚大人”相处模式
父母──儿童

面对任性、感情用事型同事,自己权威性的一面被引发出来,形成上对下的行为模式。但这会让双方各自掉进责难和委屈的感受中,无助于解决问题,还容易埋下心结。所以一旦意识到,最好先暂时跳脱,之后再重启对话。

示例1

他:“我不知道,这个专案太复杂,不管怎样,不要找我做。”

我:“连这个都不会,你还会什么?”

示例2

我:“怎么搞的,连这都做不出来?”

他:“事件脉络太久远,发生时我还在念小学,当然不会做。”

儿童──儿童

最容易发生在同声一气、敷衍老板的同事间,双方一起抱怨、逃避,相互取暖。自己应该负责的事,却硬要拉不相干的第三方加入、协助,长久下来,工作的场域会弥漫在幼稚的气息里。

示例1

我:“报告写不完了,干脆随便写写好了。”

他:“对啊,用这种薪资,老板是不用期待部属会太用心的。”

示例2

我:“主管不公平,我不想写这份报告了,就是不想写了!”

他:“你赶快找A帮你写,上次也是他帮我写完的。”

希望对你有所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