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而言,大部分的书籍只需要略读,将掌握的“架构”及“大意”整理好之后,复述一次给别人听,如果讲起来还蛮清晰流畅,听的人也能理解,这样就过关了。不过,我们可能会认为万一这中间有遗漏或错误,怎么办?
从略读到细读
“略读”有不同的方法或策略,但万变不离本宗,就是设法简化讯息,只专注最核心的部分,以便好好掌握“架构”、“大意”。
“略读”可以从优先查找“主张、结论、论点、证据”入手,但有些我们读取的资料比较偏故事性、文学性,“略读”的方法就有所不同,可借由“故事山峰图”(story mountain)来帮助我们聚焦;之所以会用“山峰”来描述,是因为故事通常都有起承转合,精彩的情节往往就在峰回路转处。
“故事山峰图”的绘图方式很多,可以自行上网搜寻,但使用类似图像来进行略读,目的仍旧是“快速地”查找出构成故事的“元素”(elements),主要包括五部分:角色(who)、背景(when & where)、冲突点(what's wrong)、转折点(events to solve the problem)、结局(how does it end ?),一一填进图中的空格。空格都填好了,大致上就能掌握故事的梗概。
关于“略读”,还有另一个问题是:万一阅读的资料是一本书,那怎么略读呢?
无论文学、非文学性的书籍,或大家喜爱的漫画书,基本上都会有篇章安排,所以一拿到书,开始进行略读时,优先浏览的部分应该是“作者简介、摘要、目录、序言、前言、结语、后记或跋”,其中,“目录、序言、结语”在大部分的书籍中都会有,这三处内容往往就能提供最关键的讯息。
书籍的略读,主要就是从目录、序言、结语等处掌握“架构”及“大意”,为了确保略读的品质,一个重要的辅助方式是搜寻“关键字”,借由关键字来让“架构”及“大意”更为聚焦。
以大量阅读提高略读品质
一般而言,大部分的书籍只需要略读,将掌握的“架构”及“大意”整理好之后,复述一次给别人听,如果讲起来还蛮清晰流畅,听的人也能理解,这样就过关了。
不过,我们可能会认为万一这中间有遗漏或错误,怎么办?没错,遗漏或错误都免不了,但我们应该换个心态,如果能从一笔略读的资料中,无论这是几页的文本,或几百页的书籍,我们学到了三、五个重要的观点或概念,知道几个深刻的事例或者精彩的人物,其实就够了。
想要减少遗漏或错误,没有什么绝招,就是“大量阅读”(extensive reading),尤其类似主题的资料读多了,背景知识累积够了,遗漏或错误自然就能减少。有趣的是,“大量阅读”和“略读”刚好可以形成正向循环,因为“略读”,才会有较多时间进行“大量阅读”,而经过“大量阅读”的累积,就能提高“略读”的效率和品质。
此外,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将略读得来的重要讯息,以“摘要”或“笔记”留下纪录,这自然也能协助我们整理、厘清讯息的内涵,因为作摘要或笔记时,难免会重新再翻阅略读的资料,而有新的发现或领悟。
接下来,比较重要的是,我们得判断这笔资料需不需要“细读”(close reading, intensive reading)?其实多数资料只须略读及复述,顶多加以摘要或作笔记,也可接近细读的程度,只有少部分的资料才需要细读多数资料。
关于细读,还得注意四个重点:
- 必须细读的资料,不外乎是自己最有兴趣的、和目前想解决的问题关联密切的,或者师长、家长指定的。第三类资料或许因为是被指定的,而让人比较没有阅读动机,那么就先进行略读,之后再来判断需不需要和师长、家长进一步讨论是否得细读,以理服人。
- 细读未必就是要将一笔资料从头读起,其实是可以依据略读时的发现,选择有兴趣、最关键的段落或篇章开始细读。
- 既然决定要细读,首先应该把范围内的生难字词、关键字概念、架构、主旨大意、时空背景等都搞懂。
- 其次,不需要逼自己一口气读完,“速度”不是最优先目标,如果对读过的部分没有很明白,就得回头反复再读、深入钻研。请记住,不能让自己一直陷溺于阅读资料中,要不时地“跳出来”
追问自己以下的问题:
① 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,或处理什么假设?
② 该篇章/段落与主旨大意、结论之间有什么关联?是关键吗?
③ 作者想要拿来说服人的主要证据是什么?来源可靠吗?
④ 作者想要拿来说服人的主要理由(论点)是什么?
⑤ 这些证据、论证(证据力、逻辑性)可以充分支持作者所下的结论吗?
⑥ 我同意作者的主张或观点吗?最欣赏或不欣赏作者的什么观点?
⑦ 有哪些概念或论述不容易理解?可能是有局限、不足或错误吗?
⑧ 研读这篇文章之后,我自己最重要的发现或心得是什么?
以上8个问题弄明白了,细读就可以告一段落了。
由于“细读”的挑战比较高,特别是由老师、家长推荐的读物,通常都有一定的难度,建议在练习初期,应该组一个读书会,由老师、家长或有经验的学长姊引导协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