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同性恋被“污名化”?
2019年9月7日,参加青岛同志分享会。主持人PSK就同性恋污名化、扭转治疗等5个问题对我进行了访谈,本文主要根据访谈内容整理撰写。另,补充一下《科学》杂志最新公布的“同性恋基因”的信息。
1.如何看同性恋“去污名化”?
要谈论同性恋去污名化的问题,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污名化?对同性恋的污名都有哪些?我们先做一个现场小调查:曾经被污名的人请举手?
(现场举手的人并不多。有人问,什么是被污名?)
当你想到同性恋的时候,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?
- 性变态
- 娘娘腔
- 艾滋病
- 性滥交
- 恋童
这就叫污名。
在社会上,不仅仅是同性恋被污名,被污名的还有精神疾病患者,被性侵的女性等。
之所以被污名,一个原因是因为不了解。不了解,所以不理解。对很多人来说,同性恋听说过,但没有见过活的同志,同性恋只是一个名词,一个符号。不少人参加完亲友会的活动之后,最大的感受就是“原来同性恋者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。”
另一个原因是恐惧。人类对未知、怪异的、偏离正常的东西都会充满天然的恐惧。这种恐惧如果与道德结合在一起,就容易成为污名。在异性恋主义的视角下,异性恋是天经地义的,同性恋就是不正常的,不道德的。
如何去污名化呢?越了解,越理解。像这种分享会,建议邀请更多的直人参加,让更多的人了解性少数群体。人们了解的越多,就越不会污名。大家积极发声,让大众知道这个群体的存在,同时把我们好的一面呈现出来,让同性恋与那些污名脱钩,污名就会慢慢减少。
2.如何看待“扭转治疗”?
要谈到治疗,肯定是针对一种疾病对吧?同性恋不是病,所以不存在治疗的问题。1973年,美国精神病协会理事委员会全体一致投票通过,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移除,并声明这并不构成一种精神障碍。2001年,我国也实现了同性恋“去病化”。
扭转治疗所谓的修复“男性气质”和“女性气质”,以使同性恋转变为异性恋的思维,是基于社会主流文化、异性恋主义对性少数者的排斥与污名,不但不能“治”好同性恋者,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。那些宣传可以扭转性向的,都是骗人的。最近美国最著名的同性恋矫正大师McKrae Game正式出柜。他宣布同性恋不是病,不需要治疗。他向20多年来以矫正方法伤害过的人道歉,并愿意用余生来赎罪。
同性恋虽然不是病,但性少数群体却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,经常患有焦虑障碍、抑郁障碍、双相障碍等。北京同志中心和中科院心理所在2013年合作完成了《中国同志心理健康调研报告》,调查显示, LGBT群体的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29.88%的调查对象有抑郁倾向,20.02%的人可能存在抑郁高风险。LGB人群中18岁及以下的青少年抑郁高风险比例约是全国青少年样本的3倍,而成人抑郁高风险的比例约是全国成人样本的4倍。
有关性少数群体常常被误解的一种精神障碍叫性别烦躁,这与那些跨性别的个体有关,就是不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。在DSM-4中,这一问题被称为“性别认同障碍”,在DSM-5更改为“性别烦躁”。这个名称的转变非常有意义。DSM-5的术语更具有描述性,关注的是“烦躁”,而非“认同”。
3.你认为亲友会有什么样的意义与价值?
这个问题可能在座的人比我更有发言权。
我个人的观点是,亲友会为成员提供了归属感。在这个组织里,成员会感觉到“原来我不是怪异的,很多与我一样。”这会让人获得一种轻松感。
第二个是社会支持系统。西方国家这方面比较完善,几乎每一种疾病,都可以找到相关的互助组织。这种社群可以给成员提供情感支持,很多人因此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与勇气。
亲友会已经做到了这一点。我今天带来两位老师,也是想学习亲友会的成功经验。目前,我们正在做一个针对厌学、惧学、茧居族家庭的互助组织,也希望为这些家庭提供情感支持。
4.如何与父母沟通出柜的问题?
出柜的问题,刚才分享的爸爸、妈妈和小伙伴,都提供了很好的方法。不少孩子出柜时,往往对父母有一种心理预期:父母肯定不会接纳我,或者父母一定会接纳我。孩子往往低估了这件事对父母的震撼程度。
当知道孩子是同性恋,父母往往有一种自责。不少父母会想:“到底我做了什么,才会让我的孩子这样?”
另一方面,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往往有一个心理蓝图,比如孩子结婚的画面,生孩子的画面。当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的时候,这些画面全部破碎,这件事情彻底颠覆了父母对未来的构想,他们需要一点一点地重建。
对于出柜的建议:
- 不要预设父母的态度。
- 先做好自我认同的工作,然后再去做父母的工作。
- 不要冲动出柜,提前做好铺垫。
- 经济独立是必要非充分条件,人格独立是关键。
5.如何应对父母的逼婚?
逼婚的问题不仅同性恋会遇到,很多异性恋也会遇到。这个问题能否解决,主要看亲子关系的质量。如果亲子关系足够好,这个问题很好解决。如果亲子关系不好,不仅逼婚的问题不好解决,其它问题一样不好解决。与父母沟通主要把握两大原则:
一个是情感联结。当父母发出情感需求的时候,要积极回应。不要因为不喜欢父母的做法,对父母的信息假装看不见。积极回应可以降低亲子之间的情感张力,双方更容易沟通。
第二个是守住边界。当父母过多侵入你的生活或精神边界的时候,你要守住,尝试让父母了解什么事情他们可以做,什么事情不可以做。
要相信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可以经受住考验的。但是,这也要看父母的人格发育水平。如果父母达到人格障碍的程度,逼婚问题就是没办法正常沟通。如果真的是这样,你只能放弃对父母的期待,与父母保持一种普通的关系。比如,父母养育了你的身体,你也做到养育他们的身体就好了,不要再幻想父母能给到你情感支持。这时,你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就是,哀悼自己的丧失,接受父母不可改变这个事实。
科学家发现“同性恋基因”
摘自“得到”王立铭老师的第七期《巡山报告》:
2019年8月30日,一项超大规模的同性恋研究发表在美国《科学》杂志上。
在这项研究中,来自美国、英国、瑞典等国家的国际研究团队收集了接近50万人的DNA信息,同时询问了每一位参与者是否有过同性之间的性行为。将DNA信息和行为信息比对分析之后,研究团队发现:
一个人会不会发生同性性行为,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塑造的。遗传因素的贡献较小,最多只占25%,环境因素的贡献相比之下更大,至少也有75%。
所谓环境因素,你需要把它理解得宽泛一些。从胎儿在子宫里的生存环境,到家庭、学校、工作环境,甚至是某一天在某个餐馆里吃到的某个菜,都属于环境因素的一部分。
在过去,人类科学家已经认识到,同性恋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动物世界的现象,可能背后有复杂的生物学解释。在围绕同性恋的讨论当中,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是:同性恋到底是先天塑造的,还是后天环境导致的?
这本身除了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之外,还和很多社会问题、文化问题乃至法律问题纠缠不清。在不少时候,科学家甚至会自我设限,尽量不去碰这个有点敏感的话题。这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同性恋研究得出结论,——也许和所有其他的人类行为一样,同性恋是先天和后天共同影响的结果。
当然,是不是同性恋,和有没有发生过同性性行为,这两个说法还是有一点微妙的差别的。你可能会想到,在某些特别的场合,非同性恋者可能也会出现同性性行为。但是在如此大规模的人群研究中,类似的例外情形应该会被稀释和抹平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发现同性恋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之外,研究者们还发现了五个具体的基因变异,能够影响同性性行为的发生。这个发现,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。
不过这五个基因变异的影响都非常微小。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,其中影响最大的那个基因突变,也仅仅会让同性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上升0.4%。这就说明,尽管同性恋有确定的遗传因素影响,但是这些影响却不太可能是少数几个基因的作用,同性恋应该是由成百上千个基因变异,再叠加各种复杂的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。
对于同性恋平权运动来说,这应该是个好消息。因为这就意味着,很可能理论上就我们无法通过基因检测,来预测谁是同性恋;也无法通过基因编辑这样的技术,人为的强行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。
用户在UOKON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,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。独家文章转载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