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出自己,并把美好传递给更多人

活出自己

最近,关注到两个人的死亡。

一个是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·艾伦,一个是我国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老师。

前者终年65岁,后者终年64岁。

死亡是一面镜子。尤其是集合了这样一些元素的死亡——社会精英人士、严重的躯体疾病、充分的医疗保障、60余岁——会让很多人照见自己。

他人的死,会让我们审视自己的生。

死亡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议题,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撞上它。当然,它有时会以另外的面貌出现。比如,某个朋友长久陷入情绪低谷,感觉人生虚无。在这样的时刻,死亡就是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。

在心理咨询中,相信绝大多数的咨询师都曾遇到过有自杀想法的来访者。如果咨询师自己想不明白人为什么活着,可能无法带领来访者找到活着的意义。

我在几年前就想明白了这个问题。一旦想明白了这个问题,就有了自己新的活法。

在关于死亡议题上,欧文·亚隆给了我很大启发,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。

一是你越没好好活,你就越怕死。用欧文·亚隆的话说,就是:“你越不曾真正活过,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;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,也就越害怕死亡。”

我想,保罗·艾伦和李子勋都是好好活过的人。

艾伦与比尔·盖茨联合创立了微软公司,后来又创建了Vulcan公司,成为一名投资人,他还拥有2个专业球队。在慈善事业上,他也做出了巨大贡献,捐出的钱超过20亿美元。

李子勋老师授课、著书,在中央电视台《心理访谈》当嘉宾,影响、疗愈了很多人。

而且,他们早就查出了疾病,是带着觉醒而活的。他们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,充分活出了自己。

二是“涟漪效应”。“我们施加的作用力可能会影响人长达数年甚至数代,这就是‘涟漪’”。欧文·亚隆说:“我们可能是无意而为,但是在生命中会留下印记,我们传递给他人的智慧、高尚的行为、教导或者安慰,就像抛向池塘里的小石头,会产生涟漪效应,延伸到肉眼看不到却仍然存在的影响。”

心理学是与心灵有关的行业,在这个行业中“涟漪效应”尤其显著。在“心理访谈”微信公号悼念李子勋老师的文章后,我看到了这种涟漪:

一位网友说:“敬爱的李老师,您的访谈和文字无数次地温暖我的心灵,放松了我紧绷的神经,无数次将我从失意失落中拉回来,深深地感恩您。”

刘丹老师在自己的课程中深情怀念李子勋老师,她说:“很多人从小看他的电视节目,长大后选择心理学,做了心理咨询师。他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广泛,甚至影响了几代人。”

在心理访谈发起的“在线送别李子勋先生”的活动中,截至今天下午,已经有170多万人参与,这个涟漪还在继续延伸……

当一个人充分活出了自己,并相信自己向他人传递出一些美好的、有价值的东西之后,他就能够坦然地去照死亡这面镜子,并朝镜子中的自己微笑。

希望对你有所帮助